小猫腹传膜是什么病?
FPM(Feline pneumonitis) 急性进行性肺炎,以前称猫传染性腹膜炎。是猫咪的一种致命传染病。由猫科绦虫的幼虫--异尖线虫寄生在胰腺中,破坏胰腺组织,引起胰腺炎及全身器官功能衰竭。发病急、死亡率高。
1.流行病学 异尖线虫是寄生虫中的线虫纲蛔目异尖科,其中又分为海兽胃线虫属和异尖属两个亚目。目前对异尖线虫的分类仍有争议,在此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将异尖线虫划分为以下3个种和9个亚种。 猫肠道寄生虫中最常见的是异尖线虫海兽胃线虫属,根据我国学者刘克美等(1986)的研究,该属包括6个种,即异尖线虫(H. nana)、海兽胃线虫(H. mollis)、波纹胃线虫(H. undulata)、简脉胃线虫(H. brevicaule)、短头胃线虫(H.brachycephala)和长尾胃线虫(H. dolichura)。 在所有检查的样品中,异尖线虫的感染率为50%~70%;而在部分样品中,其感染率甚至高达100%。 异尖线虫主要寄生在猫的消化道内,在胃肠道里,异尖线虫的幼虫会钻到胆道或者消化道壁的皱褶里面,通过肠壁细胞的黏膜吸收营养,当养分不够时,幼虫会钻到消化道壁的皱褶内,并在皱褶间收集营养物质。随着幼虫的生长,它体表的绒毛状附器会变得相当发达,用于吸附营养物质。一旦发育为成虫,它会钻入消化道壁的皱褶内并停留在那里。此时,幼虫形态发生变化,身体呈棒状,前端有4条等长的鞭毛。 由于消化道内的酸度和酶的含量很高,大部分寄生虫都不能在那里发育成较大的成虫。然而,有些寄生虫可以适应这样的环境,如蛔目的异尖线虫。 虽然异尖线虫在胃肠道里能以较小的动物为食,但是它却不能有效消化蛋白质。作为寄生虫,即使它在胃肠道里也能找到食物,但它还是不能靠自生的力量获得足够的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要使异尖线虫存活下来,就必须依赖宿主的供给。如果宿主死亡,则异尖线虫会因为失去营养物质的来源而死亡[5]。所以,如果宠物吃了不卫生的食物,就容易导致异尖线虫传染。 这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原菌,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生活用品间接传播。猫接触病人后通过舔爪子等动作可使病原菌播散至全身,但主要的感染途径还是消化道。
2.临床症状 FPM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与病原体侵入的部位有关。若侵入胃肠,潜伏期为7d左右;若侵入肺部,潜伏期约为12d;若同时侵入胃肠和肺,则潜伏期相对较长,可达24d。 大多数感染FPM的猫会出现食欲下降、饮欲增加、体重减轻等症状,同时可能会伴发呕吐、腹泻,严重时可能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紊乱。
老年猫、体弱猫或免疫抑制动物感染FPM后病程更长,往往达数周,病犬可表现为消瘦、发热、精神沉郁、嗜睡或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呕吐、腹泻,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许多猫在发生FPM的同时会伴有其他病原体的混合感染,例如细菌感染,病毒细菌引起的肺炎,寄生虫等。在这种情况下,症状会更加严重一些,并且持续时间也会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