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多大做体内外驱虫?

卿栀菲卿栀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要搞清楚寄生虫的分类: 按感染宿主不同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 按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的寄生位置区分,又可分为绦虫(消化道寄生虫)、线虫(肠道寄生虫)和吸虫(消化道寄生虫)等。 当然,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寄生虫——蛔目异尖科寄生虫,由于该目下很多寄生虫都可以在消化道内发育成较大的成虫,并且以消化道黏膜组织为食,所以此类寄生虫具有消化腺样组织,属于消化道寄生虫。 但大多数的体内寄生虫都属于线虫类,比如蛔目的蛔目异尖科寄生虫。

这些寄生虫大多可以随着饮食进入人体消化道,初始阶段可以在胃肠道内生存,如果此时不做驱虫处理,那么寄生虫就会不断繁殖,产生大量毒素,从而引起猫腹泻、呕吐,严重时可能会致命。 所以一般来说,建议主人每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每3个月进行一次体外驱虫。 对于新买回来的小猫,由于不清楚是否已经染病,建议注射抗寄生虫疫苗的同时进行体内外驱虫。 需要注意的是,体内外驱虫药需要同时服用,这样效果才是最佳的。如果只给猫咪喂了体内的驱虫药,而体外寄生虫仍然继续活跃地爬行,吞服了药物的话,会导致驱虫失败。反之亦然。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驱虫药,都需要按时服用。

市面上比较受欢迎的体内外同驱的药物有阿苯达唑、甲硝唑、吡喹酮、左旋咪唑等。 比如阿苯达唑是广谱抗生素类药物,对线虫类寄生虫的杀灭效果是非常好的,对于蛔自异尖科的寄生虫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于吸虫类寄生虫,阿苯达唑的疗效就不是很理想了。

除了阿苯达唑以外,还有甲硝唑、吡喹酮、左咪唑等,这些都是临床上常用的体内虫用药,杀虫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所有药品都应该根据猫猫体重来服药,千万不要自行加大剂量! 另外,目前市面上的体外驱虫剂主要有滴剂和喷剂两种剂型。

其中,含有阿苯达唑、甲硝唑等药物的滴剂,一般直接用于皮肤涂抹,或者滴在宠物颈背部皮肤皱褶处,每天使用一次即可。 而含有人工合成杀虫剂乙酰甲胺磷、阿维菌素、茚虫酯等的喷剂,则需要将宠物全身彻底浸湿,然后擦干毛发,再均匀喷洒药剂。

上官娅香上官娅香优质答主

体内外驱虫这个没有明确的说法,一般刚买回来的猫最好做一次体内外驱虫。做一次粪检,确认寄生虫的情况。如果寄生虫问题比较严重,那么就需要间隔15--20天再做一次驱虫。做完两次驱虫后,按照预防的周期,通常是三个月一次。其实猫的体内寄生虫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发。如果是经常在家吃碗里住盆里的猫,通常问题也不是太大。

体外寄生虫主要是常见的跳蚤虱子蜱虫,通常体外驱虫可以三个月至半年一次。如果猫总跑出去,接触的环境比较复杂,或者有其他宠物猫一起生活,发现有出现抓挠皮肤的动作,这个是寄生虫高发的迹象,这个就要注意适当的增加驱虫次数。有的宠物主人是每月驱一次也是可以的。

通常体外驱虫喷剂也是可以滴在皮毛上的,这个没有明确的说法,一般来说可以滴在颈部,脖子后面,肩膀上方的位置是最常见也是最方便的。因为滴在皮毛上会被毛发吸收,所以建议找相对毛发比较薄的地方,这样用药更直接一点。滴完后可以适当的按摩皮肤也可以不去管它,因为大多这类药都不会被皮肤吸收,是专门对杀虫有效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