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月打什么疫苗?
我家宝宝刚满月的时候打了第一针乙肝疫苗,第二针是在出生2个月打的。不知道您指的是不是这个疫苗呢? 乙肝疫苗全程需要接种3针,分别为新生儿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3剂。新生儿接种三剂乙肝疫苗后,抗体阳转率可达到95%以上。但抗体水平会随时间逐渐下降,因此建议适龄儿童按“0,1,6月”方案接种第三针,以获得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不过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妈妈是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爸爸体内有乙肝抗体,那么这种情况下,孩子也可以不打乙肝疫苗——因为乙肝病毒是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的,只要注意清洁,爸爸体内的抗体通过正常的亲子关系也传给了宝宝,宝宝感染乙肝病毒的概率很低。 但如果父母都健康,没有乙肝抗体,宝宝也没有乙肝感染史或乙肝疫苗接种史,宝宝出生后接种首针乙肝疫苗1个月后,再次抽血检验,若结果呈阳性,则需要在第6个月接种第二剂次乙肝疫苗。
另外需要注意,如果孩子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但是肝功能正常,只是血清学检查表面抗原阳性,这种情况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而非乙肝病人。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必使用抗病毒药物,只需定期复查,注意避免过度劳累、熬夜、酗酒等即可;
而如果是乙肝病人,则需要根据症状和肝功能检测结果对症治疗了。 目前治疗乙肝的药物很多,包括干扰素、代丁、博路定、贺普丁等诸多药物,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孩子在服药期间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因此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新生的宝宝,抵抗力非常弱,容易被细菌和病毒侵犯,严重的还可能危及生命。如今接种疫苗是将人体可能感染的病原体灭活或减毒后作为抗原成分,通过特殊的方法和途径接种到人体内,启动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其抗原成分后产生各种抗体或细胞免疫应答。当机体再次遭遇同一种病原体时,人体内已具备了针对该种病原体的防御机制,从而阻止疾病的发生,有效地预防某些传染病,因此,所有的宝宝都应按照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这是保护宝宝身体健康的必要措施。
一般情况下,按国家免疫规划,宝宝需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等6种疫苗,这些疫苗能够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脊髓灰质炎、乙肝、结核等7种传染病。另外,根据地区情况,需要自费接种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甲肝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等。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应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满1个月时应接种第2剂乙肝疫苗;满2个月时应接种脊灰疫苗;满3个月时应接种百白破疫苗;满4、5、18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3、4针百白破疫苗;满8个月时应接种麻疹疫苗、第2剂脊灰疫苗;满18个月时应接种百白破疫苗;满7岁时应接种第2针麻疹疫苗及第2针流脑疫苗。
计划免疫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预防接种,除了因疾病等原因,原则上所有孩子必须接受这类疫苗的接种,否则孩子可能在未来入学,入伍及就业时遇到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