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会导致孕妇流产吗?
2016年,我怀孕37周时,因为“弓形虫”感染引起的高热(40℃),导致早产,宝宝出生只有三斤,在保温箱里待了整整一个月才出院。虽然最终宝宝还是健康出生了,但整个过程真的让我铭记一生,同时也对弓形虫这个寄生虫有了深深的恐惧!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经历——孕早期(一胎),我没有任何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食量也比平时大很多,所以并没有在意自己是否“胖”了。只是到了孕中期(五个月左右),由于羊水过多,我感觉到小腹有些胀痛,去医院检查,医生认为我营养摄入过量,让控制饮食,并且让我每天记录自己吃了什么东西。于是,从那时起,我每天花20分钟的时间,把当天吃的食物记录下来,包括食物的重量。
本来以为这样复杂的记录方式只会持续两个月,没想到一直到宝宝出生,我都一直坚持着。 因为我吃的总量减少了,一些孕期该补的营养(钙铁锌硒维生素等等)按时补充,再加上每天适当的运动,体重并没有增加太多,仅仅增长了20斤。(整个孕期应增长25斤左右)
进入孕晚期后,因为担心宝宝营养不足,我又没有控制的再乱吃,于是体重增加了不少。虽然整个孕期我都没有妊娠反应,吃得香睡得好,但是心里一直有个担忧——“营养过度”的问题始终存在。每次看到关于孕妇的书籍或者科普文章,我都会留意是否有关于“营养过度”的内容,直到看到一篇文章,和我当时的顾虑完全一致后,我才放心下来。文中建议说,孕期只要没有明显肥胖,适当运动就可以维持体重的正常增加了。于是,我每天散步一小时,并在医生指导下坚持运动至胎儿足月。
本以为自己和宝宝的抵抗力都很好,在孕晚期可以不用担心细菌、病毒等问题导致的疾病。可事与愿违,在我37周+6天早上去医院例行检查时,医生告诉我一个“坏消息”——我感染了弓形虫。 弓形虫是什么? 我查了大量的资料,发现弓形虫又叫弓浆虫病,是最常见的寄生在细胞内的寄生虫,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人类是弓形虫的自然终末宿主,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如果免疫系统不能将其消灭,则会长期潜伏下来,成为隐性感染者。
急性期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皮疹、淋巴结发炎等等;如果侵犯神经系统,还会出现癫痫、意识障碍等情况;而孕期感染弓形虫最可怕的情况是——宫内感染,有可能导致流产、死产和新生儿死亡。 为什么我会感染上弓形虫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我在孕期内从来没有接触过宠物,也没有吃过生的肉类,甚至连没炒熟的蔬菜都很少吃。
检查结果出来了,我的血清抗体阳性,说明我以前曾经感染过弓形虫,但目前身体已经产生抗体,暂时不会被感染。宝宝血清抗体阳性,也提示曾经感染过弓形虫,现在已经产生抗体。全血抗体阳性,意味着我体内有完整的弓形虫抗体,可以帮助宝宝抵抗病毒的侵袭。 虽然我和宝宝都已经产生抗体,但是再次感染的风险仍然存在。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出生后三个月内每个月接种一粒疫苗,而在六岁时再加强了一次。同时,我们日常食用的肉类必须先煮熟煮透。